技术资料
作者:优普市场部时间:2022-08-23 08:52:23阅读数:
做为高浓度废水处理工艺的MBR膜法如今应用越来越广泛,因其平稳污水处理能力备受关注,但其极大的维护量也使许多使用者头痛;那么要想在使用时尽量减少维护工作强度,在设计阶段就应注意以下几个难题:
一、该污水适不适合用MBR膜法
MBR不是万能的,它属于微滤膜,是按能通过的颗粒物粒度来定义的;因此,对于它来讲阻塞关键是关键,一些易积垢、含油类物质和粘稠性物质较多的污水,建议不要选用MBR膜法;
不适合MBR法的污水类型有:乳化油/研磨液/淬火液/冷冻液污水、表活剂污水、石油类污水、脂质污水(有预处理对策除外);
二、MBR的品牌及相应的总数确定
取决于用MBR膜,那么下一步是决定用哪个品牌,目前,MBR膜的品质进口和国产的差距还是很大的,尽管国内品牌通过提升膜丝数量、降低通量设计量也可以满足要求,但对应的难题接踵而来;
从价格方面,进口膜约为国产膜的3~5倍,在价格可以接受的前提下,尽量采进口膜,三菱和精密的膜片都不错,当然,国产膜在保证充足的设计余量的前提下还是可以的,重要的是设计人员要跟供应商搞好深入的技术沟通,设计通量方面,一般国产膜厂家出厂的设计通量已经留了充足的余量,但设计人员还是得再增加余量,个人认为提升50%以上,比如小编曾经设计过一个小水量污水,MBR采用国内品牌,但设计MBR用量是标准量的10倍,到现在2年时间未进行清洁,一直在正常使用,出水COD维持在30mg/L以下;
此外,近期发生的平板膜抗污特性普标优于丝状膜;平板膜分成PVDF材质和PTFE材料,PTFE的抗污特性最强,目前只有进口商品,以日本的性能最好;膜的设计通量参照供应商提供的信息;
三、MBR膜组件的设计
1、把膜片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膜组件,特别注意的是,膜片与膜片之间间隔要足够大,有效距离要大于100mm(轴心距大于140mm),假如膜片自身膜丝密度大,那么有效间隔要适当放宽,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持清洗气流顺畅到达顶端膜丝,也能够减少膜丝之间的结块和截流物,降低膜组件的清洗频率;
平板膜的间隔只要60~80mm就行了;太大的间隔造成占用空间太大;
2、膜片横着和纵向装都能够,具体取决于安装空间;横着装时,膜丝维持微下垂,下垂力度保持在10mm,也可以这样说,在保证膜丝不受拉力的前提下,尽量直,这样膜丝和膜丝之间就不会留有太多的杂物;推荐使用纵向安装方法;
3、不能把膜组件做的很大,由于太大的膜组件,其安装密度便会大,相同的拌和空气量对它来讲却显不足,并且在膜片上累积许多包囊物的时候,就需要对膜片开展清洗,用高压水枪或自来水,安装过密会使你很难冲到里层膜片,建议单个膜组件处理量不要超过1.5m3/hr;
四、MBR曝气装置的设计要点
1、曝气装置能够固定于池底(需要做膜组件承托架和膜组件滑进滑轨),也可以跟膜组件做在一起,各有好坏,曝气管位置要做精心考虑,选用DN20穿孔管,每个膜片空隙对应一路穿孔管,破孔尺寸Φ2.0mm,破孔间隔100mm,邻近双路管破孔位置交错穿插,孔口做单排竖直往上,有许多双排、斜向下的做法,个人认为不可取,沉降的污泥不会对孔口产生阻塞。
2、曝气量大小开展粗略估算,根据经验数据,依照汽水比24:1即可(常规池深3.5m),风机排风拉力选型比最高液位高0.01Mpa;风机出口设定泄气阀,泄气管规格全开能卸掉70%的空气量即可,泄气口上加装消声器,这套设备用于控制生化槽里的DO值以及保护风机;
3、每个膜组件曝气都设定独立的调节阀,同时整个生化槽的加氧曝气要此外做独立的控制阀,用微孔加氧曝气装置,确保能灵便调节拌和空气量和加氧空气量;
4、MBR池DO控制最好为2.5~5之间,正常液位约为3ppm,在液位高低不同时,DO也会有变化,不宜长期超出5.0ppm
五、MBR抽吸泵的设计要点
1、有条件的情况下,尽量每个膜组件配1台泵,这样方便观察判断每个膜组件的状态(压力和通量),但多个膜组件共一台也可以,在每个膜组件吸水管路上装流量计;
2、抽吸泵尽量小于液位安装,越小越好,在膜组件正常状态下,靠虹吸也是可以出水的,假如MBR池是地下池,那就做地下机房,保证抽吸泵能有充足的吸程;小于MBR主要的参数是跨膜压差,各品牌规定略有不同,一般不宜高过0.03Mpa,在这儿跨膜压差不一定等于真空表读数,还要看泵的进水管高度和生化池液位的高度差,假如真空表的读数为0.03pa,生化池液位比泵进水管高1m,那么这时的跨膜压差为0.04Mpa;若泵安装位置高过生化池液位1m,则这时的跨膜压差只有0.02Mpa,公式便是:跨膜压差=真空表读数(取正)+(生化池液位高度-抽吸泵进水管高度)
3、抽吸泵出口管路一定要加装透明流量计和取样阀,透明的流量计就可以直观的看到水体情况,每个流量计前面或后面加调节阀,用于调整膜组件的水流量;
4、电气控制:一般设定MBR抽吸泵运行为13min运行,2min终止,能有效降低阻塞的频率,具体启动停止时间要征询厂家的建议,在电接点压力表压力超限时,能停泵并报警;抽吸泵要能与风机联动,风机在终止状态时,抽吸泵不工作;
六、化学浸泡清洗
1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为了减少工作强度,能实现整个膜组件的清洗,这就需要搞好膜组件的出池入池定位,水管及气管要做便捷拆装的活连接(气管假如不与膜组件做在一起则气管不用考虑),而且这个活连接要坚固耐用,个人建议用优质法兰连接或是选用着名品牌的双由令球阀连接,膜组件的起落配套行车,能有效缓解劳动强度,行车贴牌500kg(实际能做到1t的起重量);
2、化学浸泡槽要做3个,尺寸要膜组件装进去绰绰有余,高度在吞没膜丝之后再留500mm超高,每个浸泡槽要做好破孔曝气管道以及保护平台;
浸泡槽总深层=池底平台高度+膜组件底端到最上层膜丝的高度+500mm超高
3、3个浸泡槽旁边要设置2个贮液桶,其容量要大于浸泡槽的有效容积,用于将清洗药液重复利用;
4、每个浸泡槽要配套1台塑料污水泵,用于将药液从浸泡槽中移交到贮液桶或排放;
5、要考虑洗过以后的废水的处理方式,NaOH能够作为药物加入到系统中,NaCLO经过澄清处理直接排放或存储回用即可,柠檬酸可以慢慢投加到生化处理系统中;
6、每个浸泡槽的拌和空气量依照强烈拌和来设计,并安装有调节阀;
7、浸泡槽要设有自来水加入管路,管路要粗,避免在自来水注水上浪费时间,灌满时间以10min为宜,参考数据,在自来水压力2~3KG时,DN50的自来水管流量约18~22m3/hr;
8、常见化学清洗药物及浓度:
NaOH(用于杀菌和清洗掉有机污染物):浓度1%~2%,浸泡时间>2h;
柠檬酸(用于去除无机积垢,没有则省略):浓度2%,浸泡时间>2h;
NaClO(10%液态,用于深层除菌,恢复膜丝过滤功能):浓度5%,浸泡时间>2h;
乙醇(95%工业级乙醇)片式浸泡2min,用于恢复缺水后的膜丝,未脱水则省略;
9、清洗流程:水清洗→水浸洗→碱液浸洗→柠檬酸浸洗→NaClO浸洗→水清洗→复位
10、注意,柠檬酸为有机物,使用不受限制,但如果间距下次使用超出1个月,就会在储存过程中发霉变质,建议一次性使用;
11、注意,每次清洗完需要检查膜丝断丝,对于断丝单条系结处理;
12、近期小编设计出一套可以在线开展MBR浸泡清洗的MBR池型,已在专利申请,可避免MBR膜组件吊装等工作量,实现自动线上浸泡清洗;
七、线上反冲洗
1、首先不要对线上反冲洗怀有太大依靠,MBR的反冲洗跟传统意义的反冲洗的效果不同,MBR的正常阻塞大部分是由微生物在膜丝内部的滋长繁殖引起的,而由颗粒物引起的硬阻塞占很小的分量;
2、但线上反冲洗还是得加,用于应对非正常堵塞的状况,例如污泥情况恶变、MBR抽吸泵流量被误操作调的很大或进入细微颗粒物,引起了硬阻塞,反冲洗还是很有效果的;
3、线上反冲洗由PLC自动控制,每天一次(前提是采购的膜片支持线上反冲,不要不支持而却做了,造成膜丝直径扩大),反冲用水至少是自来水,尾端装自来水过滤器,过滤精度需达到50μm,反冲水量约正常过滤通量的3~5倍,压力不要超过2.5KG,不然会对膜丝导致损坏,能直接由自来水管路接入,不用装加压泵,但务必要装气压表和流量计。
扫码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