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资料
作者:根据网文整理编辑时间:2025-09-17 13:58:56阅读数:
MBR膜技术凭借高效节能、水质优良、占地面积小等优势,已成为城市污水和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的重要工艺。本文基于《膜生物反应器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》,深入解析影响MBR膜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控制因素,为实际工程运营提供指导。
一、MBR膜系统关键运行参数控制
MBR膜运行效果受多重因素影响,主要包括温度、压力、溶解氧、膜面流速、MLSS和pH值等。
温度控制
MBR膜系统宜在15℃~35℃运行。温度升高可降低污泥粘度,提升膜通量,增强过滤效率。
操作压力管理
膜通量随压力升高而增加,但过高压力会加剧膜污染。浸没式MBR膜的跨膜压差建议不超过0.05MPa。
溶解氧(DO)调节
溶解氧对有机物和氮磷去除至关重要。好氧段DO不宜低于2mg/L,缺氧段维持在0.2~0.5mg/L,厌氧段需低于0.2mg/L。
膜面流速优化
较高膜面流速可减轻污染物沉积,提升通量。外置式MBR膜系统推荐流速为3~5m/s,有助于系统稳定和膜寿命延长。
MLSS浓度范围
MBR膜好氧区污泥浓度(MLSS)宜控制在3000~20000 mg/L。浓度过高将增加膜污染风险,过低则影响处理效果。
pH值要求
进水pH应保持在6~9之间,以保障微生物活性和膜材料稳定性。
二、MBR膜生化过程运行要点
水温低于8℃时,应降低水力负荷并增加曝气,确保污染物充分降解,减轻MBR膜污染。
需严防消毒剂等抑制物进入生物池,避免微生物代谢功能受损。
若曝气池出现泡沫,应使用喷水法消除,禁止使用含油或硅基消泡剂,防止MBR膜发生不可逆污染。
系统需定期排放剩余污泥,可依据污泥浓度、沉降比或污泥龄确定排泥量。
三、MBR膜污染防控与清洗策略
膜污染是MBR运行中的主要挑战,主要表现为悬浮物与胶体在膜表面沉积及膜孔堵塞。
防控措施包括:
进水预处理去除粗颗粒;
优化操作压力与抽停时间;
增强曝气,减缓污染物积累。
清洗方法:
物理清洗:定期进行水反洗和空气擦洗,清除膜表面附着的污染物;
化学清洗:当物理清洗效果不佳时,需采用酸、碱或氧化剂进行化学清洗。选择清洗剂时需确保其与MBR膜材质兼容,避免二次污染。
结语
规范控制运行参数、精准调控生化过程、科学实施清洗维护,是保障MBR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。合理运用国标推荐策略,可显著提升MBR膜使用寿命与处理效能,实现污水处理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。
MBR膜清洗常用清洗剂的类别和性能如下表:
扫码关注我们